首页 栏目首页 > 商贸 > 正文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江夏村医23年坚守见证家乡变化

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新华网发 张春红供图


(资料图)

新华网武汉8月23日电(张潘、李征峥、王禹竹)立秋刚过,暑热未消。一个寻常的上午,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同兴村的卫生室,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寻医就诊的村民。

10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室里,村医李新林和妻子何燕丽忙着看诊、配药、打针、出诊……他们动作麻利,一刻不敢耽误。

“李医生的记性好,每个人来了之后,一进门他就知道是哪一个,之前来看过什么病。”村民李清华说,他赶早来到村卫生室看病,这样不耽误去附近的产业园打工。

李新林在给村民看病。新华网 张潘 摄

以前同兴村没有卫生室,村民看病要往医院跑。现在村卫生室就在家门口,小病不用出村,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购药。

李新林是土生土长的同兴村人,2001年大专毕业后,他辞掉了一家民营医院的工作,回到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

“一方面是为了照顾家人,另一方面村里确实需要一位医生。”李新林说,小时候家里人生病了,看病要去很远的地方。他想做医生,最初也是为了照顾家人。

同兴村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时代发展,村庄附近的工厂多了,流动人口也多了。2012年,村卫生室搬进了还建的同兴小区。因地处黄金工业园区和金港通用汽车城附近,村民加上厂区工人有3700多人。“村卫生室要负责这么多人,每天我和妻子都很忙碌。”李新林说。

李新林在村民家中看诊。新华网 张潘 摄

“李医生,我回回来都很热情,成天乐呵呵的,待我们亲如一家人。”老家黑龙江的杨爱民是附近厂区的工人,谈起李医生赞不绝口,“像我们有时候工地上受伤了,简单处理一下,都找他。”

李新林说:“我最大的欣慰是,村民在外面不舒服,首先想到咨询我。”

同兴村三组村民许忠福说,他老家原本在云南昭通,1994年来到同兴村打工,如今已在同兴村安家落户。“平时有什么问题给他打电话,他骑个车就来了,李医生对我们都非常好。”

李新林在村民家中给老人测量血压。新华网 张潘 摄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村民,李新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随访。随身携带的诊疗箱修修补补,已经用了十几年,村民也和他成了好朋友。

李新林说,和大家印象中传统的村卫生室不一样,现在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血糖、尿酸、血脂、糖化蛋白的检查在村卫生室都可以做。村民还能在村卫生室做远程心电图检查。

“比如查心电图,村民在村卫生室检查,我们采集图像,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送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5分钟内就能出结果。”李新林说,同兴村卫生室是江夏区郑店街村级卫生室里第一家能做心电图检查的。

据介绍,2016年底,江夏区在湖北省率先布局“远程心电诊断网络系统”。7年来,江夏区逐步将远程心电服务延伸至辖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20个村卫生室、2所大学校医院,实行24小时心电监测及远程诊断服务,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江夏区远程影像集中诊断中心。新华网发 张春红供图

工作之初,李新林总是骑着摩托车在村湾里面转,一边进村治病,一边收集村民的健康信息。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从原来的纸质版变成了电子版。”李新林说,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几乎每天都要看一遍。

3700多位村民的健康信息,不仅记录在健康档案里,更记在李新林的心中。

李新林在查看村民健康档案。新华网 张潘 摄

“以前是乡村医生,现在我们叫家庭医生。”李新林觉得,不管说法怎么变,都是要给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23年的坚守,李新林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医者仁心,也见证着江夏基层医疗水平的变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